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
综合编译 胡文利
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,一场应对“信息疫情”(infodemic)的战斗正在互联网悄然打响。据英国《卫报》报道,针对各种网络不实言论,脸书、推特、YouTube等公司展开行动,力图消除或减少虚假信息带来的危害。
英国广播公司(BBC)称,社交网络是不实信息传播的重灾区。据牛津大学路透社新闻研究所调查,9%的不实信息来源于电视,8%来自新闻媒体,88%来自社交媒体。
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,近30%的美国成年人认为新冠病毒是实验室研发的。YouTube用户“乔丹·萨瑟”声称,此次疫情是英国皮尔布赖特研究所和比尔·盖茨共谋的人口控制计划。在英国,“新冠病毒通过5G基站传播”的说法甚嚣尘上,有电信设备遭到汽油弹袭击,还有工程师受到骚扰和威胁。一种说法称黑色人种不会感染新冠病毒,导致不少人走上“美黑”之路。
网络流传的不实信息分为许多种,其中最常见的是真假掺半的“误导性信息”,即对真实信息进行歪曲或改造。比如,在脸书流传甚广的一条不实信息里,既有关于如何预防病毒感染的正确信息,也包含“新冠病毒惧怕太阳且不耐热,温度达到26/27摄氏度时就能杀死它”这样的错误信息。实际上,病毒虽然不耐高温,但27摄氏度并不足以消灭它。
第二类常见的不实信息是“张冠李戴”。例如,美国卫生部门制作过一份关于蓄须者如何使用呼吸器的图表指南,在疫情期间被逐渐歪曲为“建议男性剃掉胡须,避免感染新冠病毒”。
不实信息的矛头往往指向各国政府、卫生部门,以及世界卫生组织(WHO)这样的公共机构。路透社新闻研究所认为,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,不实信息填补了公众认知的部分空白。一些心存疑虑的人宁愿相信小道消息,也不愿意相信官方表态。
不实信息并非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独特产物,但它们很可能成为抗疫路上的绊脚石——尤其是当政府和机构实施公共卫生政策或向公众传递重要信息时。WHO强调,“信息疫情”已对公众健康和抗疫行动构成极大威胁。
随着“信息疫情”加剧,网络巨头开始有所作为。据美国广播公司(ABC)报道,WhatsApp与WHO合作发布“健康警报”,向所有用户提供新冠病毒和疫情的最新消息,并与用户建立对话,回答疫情相关问题。推特的新政策更加直接:删除一切与官方表态相悖的信息,比如声称“不必遵守社交距离”的帖子。脸书开辟了新冠病毒资讯区,通过弹窗向超过10亿用户推送WHO和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等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。该公司全球事务副总裁尼克·克莱格告诉美国国家公共电台(NPR),已有超过1亿用户点击了推送内容。“我们不允许不实信息在脸书上传播。如果有人说喝消毒水能帮你预防病毒,那(种言论)是很危险的,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管”。
社交网络上的公众人物比普通人更有必要注意言行。调查显示,虽然来自政要、名人和其他公众人物的不实信息数量只占20%,但其参与度却占整个社交平台的69%。
克莱格指出,言论自由并不等于可以随意散布不实信息。“政客们在竞选过程中对彼此的评价,与医学专家对流行病的评价不可同日而语。两种言论的性质完全不同:一种是由科学和专业知识支撑的言论,无可置疑;另一种言论本来就该存有争议,这也是政治演讲的意义所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