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5日,格力电器公布了2019年业绩快报,其年度总营收为2005.08亿元人民币、同比仅增长0.24%。而在4月初,小米已经发布了2019年财报,总营收达到2058亿元、同比增长17.7%。这意味着,董明珠和雷军的“5年新赌约”,小米首战告捷。事实上,距离众多周知的“10亿赌约”结束之后,小米仅用了一年时间便超过了格力。
2013年12月12日,在央视财经“中国经济年度人物”颁奖典礼上,董明珠和雷军同时上台领奖,并且就商业模式进行了一番探讨。雷军称:“小米模式能不能战胜格力模式,还要看未来5年。如果5年之内我们击败了格力,董明珠输我1块钱就行了。”董明珠则回应:“第一,我告诉你不可能;第二,要赌就赌10个亿。”这便是“10亿赌约”的由来。
5年后的2018年,格力电器宣布年度总营收为2000亿元,小米则为1749亿元,董明珠显然赢了这场“10亿赌约”。董明珠表示,10亿元她不要了,还想再跟雷军赌5年;雷军则回应“我觉得可以试一下。”然而仅仅一年过后,格力电器便败下阵来。
格力电器营收被小米超越
从格力电器发布的2019年营收报告来看,格力电器的营收增长极为有限,仅为同比增长0.24%。而在营业利润、利润总额等方面,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。业内普遍认为,空调作为格力电器的主营业务,增长率已经触及天花板,在面对奥克斯、美的等竞争对手的围攻下,格力的应对手段只能是降价促销,去年Q4格力开展的“百亿大让利”活动便是证明。然而,降价促销无疑会影响营业利润,已经体现在财报中。
格力电器2019年营收报告
小米方面,2019年度2058亿元的营收首次超过格力电器,同比增长17.7%也符合小米集团的期望值。其中,智能手机占比59.3%,仍是小米第一大业务,并且实现了7.3%的同比增长,稳居全球第四大手机品牌。其次是AIoT业务,成长为集团第二大业务,手机+AIoT战略初显成效。另外,互联网收入占总营收的9.6%,使其收入更加多元化。
2020年,小米作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,即小米10系列进军高端市场,3999/4999元起的价格相比此前产品涨幅达25%。得益于首发骁龙865、依然具有性价比的配置,小米10系列在年初低迷的手机市场销量不俗,让小米对2020年的营收更具信心。
董明珠多次怼小米,雷军淡定回应
格力电器与小米、董明珠与雷军的“恩怨”,可以说是一部“连续剧”。本来一个家电厂商和手机、互联网厂商并无交集,但却演变成口水战,背后可能是董明珠的危机感。比如,2014年小米曾入股美的集团,董明珠便表示:“两个骗子在一起,是小偷集团。”董明珠认为,美的侵犯格力的专利,小米不应该与之威武。
2016年,董明珠质疑小米估值,称“以小米为例今天还敢估值四百五十亿美金吗?”;2017年格力股东大会上,董明珠再次发难小米,表示格力手机都是自己研发生产,并不像某些厂商采用贴牌机,暗讽小米。当然,我们也经常看到董明珠表示格力电器掌握核心科技,自产自销,是真正的“实业”而非虚拟经济。
面对董明珠的多次“碰瓷”,雷军的回应往往比较佛系,比如“10亿赌约”,雷军强调自己说的只是1块钱,10亿是董明珠提的。雷军也多次强调小米是互联网公司,是“中国创造”,而非单纯的制造业。从目前来看,雷军的互联网思维显然更具持续发展性,带领小米不断成长,而董明珠其实也在不断学习小米模式,开启了“带货模式”。
格力进军医疗设备领域 董明珠下场带货
近日,董明珠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采访中,宣传格力口罩、格力新冠病毒空气净化器,其个人自媒体“董明珠自媒体”的更新频率更是远超以往,引导用户前往“董明珠的店”消费。进军医疗设备领域,是董明珠在2020年带领格力电器转型的第一步。
董明珠多次表示,格力生产医疗设备不是为了赚钱,而是在疫情突发情况下对制造业的一种思考,认为制造业应该担负更大的社会责任。另外,她还谈到了“直播带货”,表示格力依旧坚持线下销售,不愿让销售人员失业,并且要把线下店变成体验店、也可以做线上服务。
格力电器2020第一季度业绩预告
事实上,2019年格力电器便开始了“全员带货”行动,销售目标达6000亿元,鼓励全体员工线上开店,“董明珠的店”也是这一时期的产物。虽然坚持线下销售,但面对网购带来的压力,董明珠其实也是“身体很诚实”地在不断布局线上业务。不过,据格力电器2020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,疫情对于其业务影响极大,预计营收为207至229亿元,同比下滑44.1%至49.5%;而盈利将面临更大的考验,预计同比下滑达70%左右。
对于格力电器这样的传统家电制造商来说,转型并非一蹴而就,仍需要大量时间和技术升级。格力电器曾尝试生产手机、电动汽车,但均以失败告终,医疗设备同样不是提升业绩的关键,更多是营销上的一环。对于高度依赖空调业务的格力来说,为了保住空调老大的位置而降低利润,可能是很长一段时间的状态。